听说了吗?
经济学家付鹏说指出,不消费不只是缺乏信心的问题,本质上是居民没有钱,有钱自然会花,不需要刺激。不去消费不是因为不刺激,而是因为口袋里没有钱。但是,原商务部副部长说,现在的商场专门卖年轻人的东西琳琅满目,但是老年人、中年妇女的消费需求被撇在一边没被重视。
你觉得他俩谁说的对?换句话说,你觉得自己没钱,还是说商品满足不了你的需求?
小红书上消费降级帖子一大堆,一看评论区更精彩。“每次路过面包店,闻到那个烤面包的味道瞬间就饱了,省了一顿饭”,“香水只擦人中,自己闻就好了”“一块钱一个的馒头都舍不得买了,改买面粉自己蒸馒头”。
但是省下来的钱去哪了呢?都存起来了吗,也不见得吧。可能你还是愿意去上个普拉提课,去做个SPA放松下,演唱会火爆、禅修打坐有不少人跨省去。
所以,一方面,确实我们在控制总支出,降级的是什么呢?是传统的商品,馒头可以自己做,帆布包便宜好用,但是服务型、能提供情绪价值的消费少了吗?今年的演唱会也没少开吧,井喷式复苏。旅游也没少吧,今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预计将突破60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7.0%。2023年就已经接近甚至超过2019年历史最高水平。
所以啊,大家是一边嚷嚷着省钱存钱,不再选择类似品牌溢价的消费;一边秉承着“享受当下,人只活一次”的理念,舍得为情绪价值买单。
所以啊,消费可能确实不需要提振,大家有钱就会花。但是在钱不多的情况下,供给端的结构性转变也许能拉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