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价”不再是便宜的代名词,以后吃火锅只能涮肉了?_蔬菜_价格_菜市场
2024-08-31 10:07:35

“菠菜8元/斤、青椒7元/斤、菜花7元/斤、黄瓜7元/斤、白菜3元/斤……现在菜价涨得厉害,比过去的菜价翻倍还要多。刚买了2根黄瓜就花了6块多,现在的家常便菜都要吃不起了。不过该买还是得买,这些也算是日常餐桌上的必需品了。”一位在便民菜市场的消费者对钛媒体APP说道。

原本应是瓜果蔬菜丰收的盛夏时节,却意外迎来了菜价的“升温”现象。近期,多地媒体纷纷报道了蔬菜价格攀升的消息,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作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绿色”食物,让不少消费者直呼“快吃不起了”。甚至有消费者幽默地说道:“这样下去,以后的火锅只能涮肉了。”

白菜不再是“白菜价”

实际上,早在6月19日,蔬菜价格就开始上涨。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6月19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31元/公斤。

到了7月份,28种蔬菜的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为4.79元,环比上涨9.6%,较近三年同期平均高5.1%。其中,黄瓜涨幅最大,上涨69.4%、大葱上涨45.5%、菠菜上涨34.7%、菜花上涨30.6%,涨幅均超过30%。

8月份以来,菜价保持了这种季节性上行的趋势。8月20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每公斤6.09元。到了8月21日,这一价格已经飙升至6.13元/公斤,涨幅达42%。

8月28日,钛媒体APP来到了天津的一家便民市场询问商家蔬菜的市场情况,有商家甚至还开玩笑道:“以前都说便宜的东西是白菜价,现在白菜也不便宜了。”

便民市场的商家对钛媒体APP表示:“这个月菜价确实涨得厉害,不少蔬菜价格都翻倍了,有的甚至是过去的好几倍。尤其是黄瓜和一些绿叶蔬菜,以油菜为例,从一斤2元涨到了6元,不少人问了价格就扭头走人了。黄瓜原来一斤只要2元,前几天直接翻了4倍,涨到一斤8元,这两天稍微降了点,降到一斤7元了。小葱更夸张,从之前的5元/斤一路涨到了10-12元/斤,自己卖菜十几年也从未见过小葱如此高的价格。“

而菜价上涨的同时对销量也有影响,商家也表示很无奈,甚至赚的也没以前多了。商家对钛媒体APP表示:“拿货的批发价就高,也不敢加太多价钱去卖,再高一点大家真的都去吃肉了。虽然有些蔬菜都是饭桌上不可或缺的,大家该买还是会买,但很多人觉得贵也就相对以前明显买的少了。”

其实除蔬菜以外,猪肉、鸡蛋等食材的价格也在上涨。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从今年3月开始,猪肉的批发价就一路上扬。截至8月22日,猪肉批发价已经上涨至27.77元/公斤的高位,对比3月初的20.14元,今年内猪肉涨幅已经超过30%。同期,鸡蛋的批发价格已从每公斤8块多涨到10.58元。

如此程度的蔬菜涨价,甚至拉动了7月居民消费价格(CPI)的上涨。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2.1%转为持平,结束了此前连续12个月的同比下降态势。在食品项中,鲜菜价格涨幅最高,上涨9.3%,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

Wind数据显示,蔬菜价格在CPI构成中的权重约为2.12%。按此计算,7月份蔬菜对CPI的拉动率约为40%。

高温多雨带动蔬菜价格上涨

然而,蔬菜价格的“升温”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由多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当被问到菜价上涨的原因时,商家表示:“最近不少地方温度高,雨水又大,很多蔬菜的收成不是很好,产量少自然就贵了。而且很多菜都不是本地的,是从南方等很远的地方运过来的,运费成本也不低。叠加在一起都算在菜价上了。自然就贵了。”

对于菜价上涨的原因,不少专家也表示与近期高温暴雨天气因素有关。进入七月份以来,多种蔬菜价格显著飙升,这一现象恰好与“七下八上”的传统汛期时段相吻合。今年6月至7月,传统的夏秋季蔬菜产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经历了一次明显干旱到内涝过程,导致这些产区的蔬菜产量明显下滑,最终促使菜价上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介绍:七八月份处于蔬菜生产供应的“夏淡”期,夏季的高温多雨不利于蔬菜生长,一般每年这个时候菜价都将转入季节性上行。今年7月初,湖南、山东、安徽和四川等地遭遇了强降雨和雷暴等对流天气,部分地区还有洪涝灾害,对当地的蔬菜生产、采收和外运都有影响。

同时,运输成本的增加也间接推高了蔬菜的市场价格。在“七下八上”的传统汛期,不仅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和采收,还极大地增加了运输的难度和成本,7月零担重货指数较前月提升1.1%。道路可能因积水而中断,运输车辆需要绕行更远的路程,或者采取更昂贵的防护措施以确保蔬菜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新鲜。这些额外的运输费用和时间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蔬菜市场价格的上涨。

除此之外,菜农前期预期收入偏低影响生产积极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孔繁涛认为,今年5月-6月上旬,由于蔬菜面积扩大、产量过剩以及异常天气、重叠上市等因素,个别品种蔬菜出现区域性、阶段性的滞销卖难等现象,严重挫伤了菜农积极性,导致个别地方出现提前拔秧、弃管、弃收等现象。由此,降低了菜农预期收益,导致7月、8月蔬菜产量下降、上市量不足。

蔬菜价格有望在9月上旬后回落

目前,我国蔬菜产业形成了供需大范围、长距离的产销相对分离模式,同时蔬菜产业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为解决产销信息不对称、市场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各地应有效推进产销衔接,并完善流通体系,以实现蔬菜市场的有效供给,保障其平稳运行。

各地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全力保障市民的“菜篮子”稳定供应。例如,上海动员生产基地,强化田间管理,调整种植结构,种鸡毛菜、米苋等耐高温速生蔬菜。北京则协调新发地等主要批发市场进一步拓宽供货渠道,鼓励直接从源头采购,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蔬菜新鲜直达,缓解价格压力。

那么此番涨价过后,蔬菜价格后续走势如何?什么时候才能回落企稳?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1.06亿亩,同比增加90万亩,仍处于年内较高水平,稳产保供有基础。同时,天气因素也传来利好消息。国家气候中心预测,9月除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有利于蔬菜生长和产量提升。随着短期冲击性影响消退,前期受灾地区的蔬菜生产正逐步恢复,市场供应量有望持续增加,蔬菜价格将逐步趋于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目前部分蔬菜价格已在回调,将在两三周之内会全面回归。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孔繁涛分析认为,按照我国蔬菜季节性波动规律来看,预计后市蔬菜价格仍将保持上行趋势,但持续时间、上行空间都会有限;上行至9月上旬后,将进入季节性下行区间。

但孔繁涛也提醒,极端天气等不利条件仍存在,蔬菜生长、存储、保鲜和运输都会受影响,蔬菜价格波动情况或在所难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理性看待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这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共同作用的结果。

搜索
精选文章
美资深议员“怒喷”特朗普:若他有权解雇鲍威尔,市场将崩溃!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黄君芝)美国民主党资深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周四警告说,如果特朗普总统有权解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美国市场将“崩溃”。鲍威尔讲话画面沃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讲话中承认:“我经常与鲍威尔就监管和利率问题发生争执。但是要明白一点:如果鲍威尔主席被美国总统解雇,美国市场将会崩溃。”她指出,支撑股市乃至全球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大机构(美联储
马克龙:美乌欧在法磋商乌克兰问题“积极且有建设性”
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17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美国、乌克兰,以及法国、英国、德国的代表当天在巴黎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谈,会谈“积极且有建设性”。马克龙当天会见了到访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鲁比奥当天同乌克兰、法国、英国三国外长,以及德国外交部官员举行了会议,磋商乌克兰问题。马克龙讲话画面 网络图法国外长巴罗对媒体表示,这是“美国、乌克兰、欧洲首次坐在同张桌前”磋商乌克兰问题,后续会谈将于下周在英国伦敦举行。
重大进展!美国、乌克兰签了!特朗普、泽连斯基发声!战况激烈,乌军一天对俄发动10轮袭击,乌方:正全力阻止俄军推进
据俄罗斯国防部17日公布的消息,在过去24小时中,乌军对俄方多处能源基础设施进行了10轮袭击,造成包括高压线路和多座变电站在内的供电设施受损,部分地区居民区断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7日表示,16日晚,俄罗斯无人机袭击第聂伯罗,造成3人死亡,部分房屋和民用基础设施受损。此外,敖德萨、苏梅州等地也遭到俄方无人机袭击。当地时间16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控制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卡利诺沃居民点。俄军
又见无理打压!美国政府拟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
特朗普讲话画面财联社4月18日电,美国政府采取措施拟对停靠在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当地时间4月17日提出一项计划,所有停靠在美国的中国建造和中国拥有的船只都将根据所载货物量收取费用,所收取的费用将用于振兴美国衰落的造船业。根据所谓的301条款,相关费用在六个月后征收,此后将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中国船只的船东和运营商将按净吨收取费用,汽车运输船将另行收费。三年
哈佛大学回击特朗普:若被取消免税地位 将酿成“严重后果”!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卞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后,这座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对美国政府进行了反击,警告称此举将危及其履行使命的能力,并威胁美国的高等教育。“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没有法律依据。” 哈佛大学发言人Jason Newt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表示,此举将损害哈佛大学的学术研究努力以及为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的能力,并警告称,这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