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餐饮业的消息多了起来。
这次,居然是帝都的消息: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规模以上(即年营收1000万元以上)餐饮业利润总额1.8亿元,同比下降88.8%,利润率低至0.37%。
于此同时,说帝都从事餐饮业的人,增加了49%。
为啥一边没钱挣,一边还有人往里面冲?
因为:民以食为天!这是能看到现金流的,门槛相对低的投资。
我今天不想聊宏观,宏观这个东西太过遥远,我想聊点身边的事。
今天聊聊最基本的吃喝生意:快餐简餐生意。
有位在张江工作家住杨浦的朋友,家附近有一家开了多年的小店,以前开在菜场,后来菜场改造搬到外面...
他经常去,说老板比较朴实,买的肉和菜品质都还行....最初,一荤两素是20元,去年我这哥们说,他们降价了,原因是周围开了个大食堂,他们的生意锐减...改成了一荤两素16元。这个也写过:上海餐饮也不好做了?
今天的新情况来了,今天上午他正好路过,又看了一眼,结果是这样的:
对,降到了10元。
降到16的时候,这位朋友去的就少了,因为担心这个价格无法覆盖正常肉菜的成本,现在到10元,那是压根不敢去了.....
能是什么肉?能是什么油?心知肚明。我对朋友笑谈,我说你们那就在创意园边上,那么多程序员和创业者,就给高科技人才吃这些,怎么实现弯道超车啊?另外,这家隔壁的麻辣烫,开了八年的,上个月倒闭了。
这是友人的见闻,我这里呢?属于魔都副中心,周围写字楼也好,住家户也罢都很多....中午吃东西的地方也超级多,结果前两天我看到,一家前年开的清真面条店,关门了:
这家清真面条店我也吃过,大约一份牛肉面在20元左右,确实比杨浦那边要贵一点,但也不算太贵;一份炒饭价格相仿....就这种廉价吃食店,都能做倒闭。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房租成本,比如周边的竞争压力....
但有一点我不必看数据也有数,因为我自己在外面吃饭的次数和客单价,也在不断降低。
比如天天要喝的咖啡,很久没去星巴克了。一杯30多,以前不觉得,现在感觉太贵了....
还是Manner更合适,甚至更多时候在家就搞个胶囊咖啡喝喝,以后实在不行戒掉也可以。
今年星巴克是有史以来最差业绩,第二财季营业收入为85.6亿美元,同比下降2%;净利润为7.72亿美元,同比下降14.96%。
很正常,这里面的下降,中国市场应该份额很大。
在吃方面的开销也在降,能不出去吃的,就不出去吃了...
为啥?很简单的两个字:预期。
确实感觉钱越来越难赚,不看别的,就看现在是不是广告都发的少了,其实不仅是频率少了,单价也在降低。
耳边还不断传来诸如绩效改革过紧日子的说法,可见的未来,对收入增长毫无想法,时刻准备各种下降。
我想,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主观感受。无论收入已经降的,还是预备着随时降的,对未来的预期也就这样了。
那么这件事有趣的地方在哪呢?在一面在不断鼓励消费,一面在收入端各种收缩和恐吓。
既然如此,只好按照预期来左右,决定自己的消费习惯了。高端餐饮的下降是因为项目数量锐减,那么低端餐饮的垮塌关门,只能是收入匹配的消费收缩了。
宏观数据:上半年,魔都社消总额9165.7亿元,同比减量212亿元,下降2.3%。
在基本开支都在往节衣缩食方向走的时候,就别指望资产价格会有底部...这两天有个词很火,“砸锅卖铁”,地方zf都开始砸锅卖铁了,老百姓还不节衣缩食等什么呢?今晚继续回家做饭。
当然,万事皆有两面性。比如食品安全方面的担忧我估计会降低,因为对价格越敏感,对食品要求就越低:能吃饱就不错了,还矫情什么?这算不算“利好”呢?
眼不见为净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