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今日正式成为“敏感国家”:美国“示范性”敲打韩国“核动作”
2025-04-17 12:40:19

早在今年1月初,美国拜登政府在卸任前做出决定,把韩国列入“敏感国家名单”,并于4月15日正式生效。然而,韩政府并未接到美正式通知,直到近日有美国研究机构向韩国同行询问此事是否会影响双方合作时才为韩所知。

近年来美韩同盟合作大幅加深,韩国保守政府在主要议题上积极追随华盛顿,对华则奉行日益强硬的立场。此次突遭盟友的当头棒喝,韩国各界倍感“憋屈”。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对外释放的信号值得关注。


图为美韩国旗 资料图

唯一被列入“敏感国家名单”的美国正式盟友

美国能源部敏感国家名单(Sensitive Countries List)指能源部在审查和批准外国公民访问、合作项目申请时,基于国家安全、核不扩散、地区不稳定、经济安全威胁或支持恐怖主义等政策原因,需特别管理的国家和地区的名单。该名单由能源部下属的情报与反情报办公室、国家核安全局共同管理,中央情报局、国防部等也参与管理。

该名单按程度分三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危险国家”和“其他指定国家”。截至去年底,该名单共包含25个国家和地区。此次,韩国被列入的是“其他指定国家”。韩国尤为“气愤”的是,韩国是名单中唯一一个与美国有正式盟友关系的国家。同样在“其他指定国家”名单中的以色列虽然与美国是事实上的同盟关系,但双方并没有签署正式同盟条约。

被列入“敏感国家”名单的国家的公民禁止接触美国能源部的先进技术(核能、核武器、人工智能等),也不能与美国进行合作研究和技术共享,与能源部总部及其下属实验室的合作、设施利用、信息共享等也需获得特别批准和内部审查。韩国所最为担忧的也正是此举会影响韩美科技合作和韩国科技发展。

美国对韩国“拥核论”的干预

迄今,美国能源部并未正式公布将韩国纳入“敏感国家”名单的理由。3月18日,美国驻韩临时代办尹汝尚(Joseph Yun)出面安抚盟友称,去年有2000多名韩国学生、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访问了美国实验室,其间发生了韩国人处理敏感信息不当的情况,“将韩列为敏感国家仅是因为美能源部下属一个研究所的安全问题”,“没必要对此赋予过多的政治和政策含义”。

韩国国内对此认识则较为分裂。一些人士批评,韩国政府和舆论狂热的拥核论是主要原因。另一些人士则认为,是韩国因时任总统尹锡悦贸然宣布“紧急戒严”引发政局动荡导致了这一结果。拥核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世宗研究所研究员郑成长认为,美将韩列入敏感国家与韩国今年兴起的拥核论并无关联,而更可能是基于近期韩国政局动荡所可能引发的“地区不稳定”。

显然,目前美韩都在竭力淡化此事,避免其影响双边同盟关系。然而,从事件的前后背景看,美国将韩列为“敏感国家”并非双方表述的那样无足轻重,而是折射出韩国的核扩散风险已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连美国也觉得需要加以约束。尤其是,此事还是重视同盟关系的拜登政府所为。

其实,这已经是韩国第二次被列为“敏感国家”,上一次的原因也是因为“核”。1979年全斗焕通过政变上台后,韩国国内出现核开发言论,引发美国担忧,因而在1981年将韩国列入“敏感国家名单”。直到1994年金泳三执政期间,美韩关系缓和,美国才将韩国移出名单。


尹锡悦政府上台后曾公开大力鼓吹拥核

尹锡悦政府上台后公开大力鼓吹拥核,在国内动员、国际造势,在策略机制、技术预备、军事组织等方面不断向着拥核情景推进。在核不扩散仍然是公认的国际规范的情况下,韩国已成为国际社会中少有的官方和主流舆论公开倡导拥核的国家。2023年,美韩峰会签署的《华盛顿宣言》中,韩政府表示会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其国内的拥核论并未消减。尤其讽刺的是,韩国一方面强调朝鲜拥核的不合法性和危害性,主张国际社会继续大力制裁朝鲜,另一方面却又公开在国际场合鼓吹韩国拥核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其拥核有利于朝鲜半岛和地区和平。

“敏感名单”事件中披露出的一些细节也表明韩国的拥核主张已不再停留于口头,而是在技术上已开始着手。2024年上半年,美能源部监察长办公室向国会提交的半年报告显示,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一名外包员工携带属于出口管制对象的核反应堆设计软件信息搭乘飞机前往韩国时被抓并解雇,并且该员工同某国政府有过私下沟通。外界多认为“某国政府”正是韩国,韩国也未曾否认。

核不扩散体系是维系美国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维系存在的重要手段。如果韩国拥核的理由成立,那么三十多年来美韩日等国以朝核问题为由而推动的对朝封锁体系将即刻瓦解,朝核问题将不再是问题,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决议以及美西方(包括韩国在内)许多国家的单边制裁将不存在所谓的“合法性”。日本、波兰、乌克兰等所有拥核国周边的无核国都可能要求拥核,美国主导构建的核不扩散秩序也将难以延续。在洞察到韩国的核动作日益越界、挑战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底线的情况下,美国对其采取了此种精心设计、轻重得当的管理措施。

一方面,美国通过能源部而不是通过负责外交的国务院,采取新闻曝光的方式,并且不正式公布韩“入围”理由来降调处理此事,照顾盟友颜面,避免伤及同盟关系。另一方面,美国又在国际社会最先发出了制止韩国拥核的信号,防止韩国内的拥核派浑水摸鱼和抱有幻想,体现出在管理核不扩散和“拿捏”盟友方面的丰富经验。

美国主流专家如兰德公司布鲁斯·贝内特、威尔逊中心特洛伊·斯坦加罗内、哈德逊研究所亚太安全研究中心特里克·克罗宁、军备控制协会达里尔·金博尔等也多认为,此举主要是为了打消韩国日益膨胀的拥核念头,防范韩国在核问题上脱轨,并认可此举非常及时。同时,鉴于特朗普竞选时期曾发表日韩可以拥核自卫的言论,拜登政府此举也可能是为了阻止特朗普政府为韩国发展核武器松绑。

特朗普未必会为韩国“松绑”

美韩官方宣称此事并不影响双边科技交流合作。3月24日,韩国外长赵兑烈出席国会外交统一委员会全会时称,即便未被移出名单,韩美共同研究等科学技术合作也不会出现新的制约,美国能源部、国务院、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等部门已明确表示,韩美合作与伙伴关系决不动摇。

同时,韩国正在积极斡旋解除限制。3月21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与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举行会谈,宣布将展开合作并按流程迅速解决问题。《朝鲜日报》称,美韩有关部门已达成共识,美国有意向通过一系列国内程序,将韩国移出敏感国家名单。一些保守势力也在向美国施压,炒作美此举会让韩亲美派失望,让进步势力得益。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然而,美韩政策界多认为,美国在正式生效前解除韩“敏感国家”认定的可能性较小。特朗普上台后,并未像韩国所预想的那样在核问题上对韩松绑,尤其是在美国在对朝交往中仍然要求朝鲜弃核的情况下。

美韩的科技合作也难免会受到一定影响。韩国与美国能源部及其下属国家实验室间的联合研究、技术共享、人员交流、项目参与、设备共用已开始受限,包括核电、核不扩散、半导体、AI、量子、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美国能源部下属的研究机构已收到通知,韩国的访问需提前6周获得批准。例如,美国在新一代核电站和乏燃料后处理等技术领域可能会加强对韩国的限制,现有的一些美韩核电项目合作也开始停滞,进而影响到韩国保守政府近年来雄心勃勃推动的核电出口项目。美国军备控制协会执行主任达里尔·金博尔认为,“将韩国列为核扩散敏感国家,应该可以排除韩国向美国请求浓缩铀和再处理乏燃料……以生产核武器的可能性”。

而且,美国的对韩措施也会给其他拥核国带来示范效应。欧洲及其他拥核国也可能会对韩国的拥核问题加大关注和防范,在对韩科技和产业合作中加大审查和限制,从而在整体上表明国际社会对韩国拥核的态度。

(王付东,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搜索
精选文章
美资深议员“怒喷”特朗普:若他有权解雇鲍威尔,市场将崩溃!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黄君芝)美国民主党资深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周四警告说,如果特朗普总统有权解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美国市场将“崩溃”。鲍威尔讲话画面沃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讲话中承认:“我经常与鲍威尔就监管和利率问题发生争执。但是要明白一点:如果鲍威尔主席被美国总统解雇,美国市场将会崩溃。”她指出,支撑股市乃至全球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大机构(美联储
马克龙:美乌欧在法磋商乌克兰问题“积极且有建设性”
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17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美国、乌克兰,以及法国、英国、德国的代表当天在巴黎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谈,会谈“积极且有建设性”。马克龙当天会见了到访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鲁比奥当天同乌克兰、法国、英国三国外长,以及德国外交部官员举行了会议,磋商乌克兰问题。马克龙讲话画面 网络图法国外长巴罗对媒体表示,这是“美国、乌克兰、欧洲首次坐在同张桌前”磋商乌克兰问题,后续会谈将于下周在英国伦敦举行。
重大进展!美国、乌克兰签了!特朗普、泽连斯基发声!战况激烈,乌军一天对俄发动10轮袭击,乌方:正全力阻止俄军推进
据俄罗斯国防部17日公布的消息,在过去24小时中,乌军对俄方多处能源基础设施进行了10轮袭击,造成包括高压线路和多座变电站在内的供电设施受损,部分地区居民区断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7日表示,16日晚,俄罗斯无人机袭击第聂伯罗,造成3人死亡,部分房屋和民用基础设施受损。此外,敖德萨、苏梅州等地也遭到俄方无人机袭击。当地时间16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控制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卡利诺沃居民点。俄军
又见无理打压!美国政府拟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
特朗普讲话画面财联社4月18日电,美国政府采取措施拟对停靠在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当地时间4月17日提出一项计划,所有停靠在美国的中国建造和中国拥有的船只都将根据所载货物量收取费用,所收取的费用将用于振兴美国衰落的造船业。根据所谓的301条款,相关费用在六个月后征收,此后将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中国船只的船东和运营商将按净吨收取费用,汽车运输船将另行收费。三年
哈佛大学回击特朗普:若被取消免税地位 将酿成“严重后果”!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卞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后,这座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对美国政府进行了反击,警告称此举将危及其履行使命的能力,并威胁美国的高等教育。“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没有法律依据。” 哈佛大学发言人Jason Newt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表示,此举将损害哈佛大学的学术研究努力以及为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的能力,并警告称,这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