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药店生意
2024-08-29 17:09:50

1

药店生意火爆的背后

“满大街除了越开越多的零食折扣店之外,零售药店也是一家紧挨着一家地开店。”一位北京的社区居民对《灵兽》感慨道,“小区旁边的一家药店还时不时地搞各种促销活动,如火如荼。”
近几年,在不少传统实体店经营艰难的当下,零售药店却逆势崛起。截至2022年,线下实体药店的数量已经攀升至64.39万家,而在2023年,全国零售药店的市场规模更是惊人地达到了5394亿元。
药店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无论是一线大城市,还是十八线小县城,几乎每隔50米、100米就能看见药店的身影,一个小区门口至少有三四家药店。

过去几年经济大环境不好,但药店生意却还不错,从药店开的越来越多以及小区周边药店的数量就可以看出来,有的小区药店比超市都多。

 

 

 

都说新茶饮火爆,但药店更是不遑多让。对比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8月,新茶饮门店数量为51.5万家,而截至2023年末,持证药店66.7万家,连锁化率也从36.57%提升至57.81%。

药店越开越多,背后离不开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医药分离制度的出台。
从中国药品零售终端来看,主要分为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
2017年之前,超60%的患者都是在大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看病、买药。但在2017年国家出台的《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医院的药品只能是多少钱进,多少钱卖,不允许医院从中赚差价。这是因为在“以药养医”的年代,医院销售药品可以顺价加成15%销售,医生私下也凭借开处方拿到回扣。
而医药分离制度的出台,等于国家从规模超万亿的医药市场切了一块大蛋糕送给下游药店。在“大蛋糕”的刺激下,各类资本纷纷下场。2018年,全国药店数量约50万家,到2022年,就飙升到了约64万余家,4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多万家连锁店。
二是,开药店的门槛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高。
很多人或许觉得开药店,老板必须是医生,而且还需要很多的相关手续,可能很麻烦,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开药店的门槛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高。
一家药店,只需开店者本人持有一级卫校的毕业证书和相关文件,装修符合药店的行业标准,通过相关部门审批,就能开业了,这并不比开一家奶茶店麻烦多少。
三是,市场需求在增长,且消费者习惯在改变。
随着老龄人口老年化加剧,用药需求将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医疗健康的支出将进一步增长。
 
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药店成为了不少人获取健康保健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渠道。
虽然电商在诸多行业领域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对于街头药店来说,其影响相对较小。例如,一些疾病的发作可能需要紧急用药,此时实体药店能够提供及时的救助和药品配备,电商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
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资本的助推。

2

资本推动

消费者的意愿并不足以让药店大面积的扩张,药店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的推动。
早在2014年,国家在网上发布了一份关于销售处方药的征求意见稿,敏锐的资本便嗅到商机。
“医药分离”政策一经公布,立即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响,众多资本纷纷涌入医药领域。
特别是在2014年至2020年期间,药店行业经历了一段极度活跃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高瓴资本率先布局,分别在2014年、2015年和2020年投入7500万美元、9700万美元和10亿美元,对曾经亏损300亿的百济神州进行了大手笔的投资,至今尚未退出。
2017年,高瓴资本创建了高济医疗,一家专注于健康领域的实业公司,又通过斥资百亿元收购了数万家药店。当时,这一大规模的收购行为震惊了业内人。
紧接着,老百姓、一心堂、益丰纷纷加入了收购的队伍,“卖药不如卖店”这一说法在当时广为流传,成为了行业内的热门话题。
 
随着药店数量的激增,收购价格也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同时,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漱玉平民也开始了加盟计划,老百姓药房曾坦言:“相比于并购,公司更倾向于轻资产的加盟模式。”
截至2023年底,老百姓有4120家加盟店,益丰药房1024家,大参林3483家,漱玉平民2421家,占据了所有门店总数的15%-30%。
在短短十年间,药店数量从最初的10万家迅速攀升至20万家,展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
然而,药店的扩张步伐并未就此停歇。在2021年,官方针对药品流通行业发布了明确的指导意见。该文件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到2025年,中国将致力于培育出5至10家零售连锁药店,这些药店的年销售额需超过500亿元,且必须展现出更高的专业性和多元化。
同时,连锁药店的门店占比也需提升至70%,以进一步推动行业的集中化和规范化发展。这也使得很多以前个人开的药店在翻牌之后变成了连锁药店。
截至2022年底,中国连锁药店的市场占有率已逼近58%,门店数量也达到了36万家的庞大规模。
 
连锁药店的模式还加剧了药店扩张的步伐,在资本的驱动下,一些优质的连锁药店均被收入囊中,从区域迅速拓展到了全国各地,形成了一股“扩张潮”。
具体来看,连锁药店能够集中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在采购、管理、品牌宣传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迅速提升市场竞争力。对于药店来说的,毛利率一般在45%左右,除去必需的日常开支,净利润维持在7%-10%左右的水平。
3
门店数量接近饱和,业绩承压将继续
药店作为特殊的零售企业,通过门店扩张和提升单店销售额,是药店业绩增长的关键支撑。
目前看,国内药店门店数量扩张虽然做得比较好。但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大,问题也随之出现。据相关行研预估,全国药店的门店容量极限大约是70万家,2023年末,国内66.7万家药店门店数量已经接近饱和了。
随着药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店与店的客流量竞争加剧,店均服务人口和店均销售额在下滑。
从业绩方面来看,2023年以来连锁药店业绩均出现了增速下滑甚至大幅下滑的状态。从目前披露的2024年最新半年报看,国药股份、重药控股等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净利润均表现一般。
从市值方面来看,表现得更加明显,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漱玉平民等市值缩水幅度均超过了60%,有的甚至缩水幅度超过了80%。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药店行业面临着几大困境:
首先,是市场饱和。
从连锁化率来看,从36.57%提升到了57.81%,这个连锁率也几乎和海外成熟市场60%的连锁率相当,行业进入了饱和阶段。
此外,药店饱和的典型特征就是店均服务人口数的下滑以及店均销售额的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药店行业的店均销售额就出现了明显下滑的状态,从106万下滑到了93万。
店均销售额的下滑必然会导致门店毛利率的下滑,因为药店靠的就是薄利多销,店均净利率在5%附近,一旦毛利率下滑15%左右,就会进入亏损。
当前,国内50%左右的药店已经在盈亏线附近。所以,体现在上市公司的数据上,就是企业依然在大幅扩张药店数量,但业绩端却不增长了,甚至还出现了下滑,这就是市场饱和下店均利润降低导致。
其次,处方药红利被截流。
连锁药店能大手笔疯狂扩张,甚至明知市场饱和仍在持续扩张,主要是期望继续抢占市场份额,以及处方药外流的红利,寄希望于密集的门店来承接巨大的市场需求。
 
但问题是,因为处方药外流加速渗透以来,需求被线上医药企业所承接,尤其是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线上企业,凭借处方开立方便、线上购买便捷等优势,快速承接了处方药外流的红利。而线下药店企业和线上互联网巨头相比,没有多少优势。
总体来看,随着连锁药店巨头不断扩张,当前中国医药零售市场已进入“万店时代”,但行业却面临着重重压力。而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西普会上,业内人士就透露,全国药店数量增长放缓,关店明显增多。
“行业竞争太激烈了,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也成了当前很多单体药店老板所面临的困境。
搜索
精选文章
美资深议员“怒喷”特朗普:若他有权解雇鲍威尔,市场将崩溃!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黄君芝)美国民主党资深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周四警告说,如果特朗普总统有权解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美国市场将“崩溃”。鲍威尔讲话画面沃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讲话中承认:“我经常与鲍威尔就监管和利率问题发生争执。但是要明白一点:如果鲍威尔主席被美国总统解雇,美国市场将会崩溃。”她指出,支撑股市乃至全球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大机构(美联储
马克龙:美乌欧在法磋商乌克兰问题“积极且有建设性”
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17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美国、乌克兰,以及法国、英国、德国的代表当天在巴黎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谈,会谈“积极且有建设性”。马克龙当天会见了到访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鲁比奥当天同乌克兰、法国、英国三国外长,以及德国外交部官员举行了会议,磋商乌克兰问题。马克龙讲话画面 网络图法国外长巴罗对媒体表示,这是“美国、乌克兰、欧洲首次坐在同张桌前”磋商乌克兰问题,后续会谈将于下周在英国伦敦举行。
重大进展!美国、乌克兰签了!特朗普、泽连斯基发声!战况激烈,乌军一天对俄发动10轮袭击,乌方:正全力阻止俄军推进
据俄罗斯国防部17日公布的消息,在过去24小时中,乌军对俄方多处能源基础设施进行了10轮袭击,造成包括高压线路和多座变电站在内的供电设施受损,部分地区居民区断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7日表示,16日晚,俄罗斯无人机袭击第聂伯罗,造成3人死亡,部分房屋和民用基础设施受损。此外,敖德萨、苏梅州等地也遭到俄方无人机袭击。当地时间16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控制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卡利诺沃居民点。俄军
又见无理打压!美国政府拟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
特朗普讲话画面财联社4月18日电,美国政府采取措施拟对停靠在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当地时间4月17日提出一项计划,所有停靠在美国的中国建造和中国拥有的船只都将根据所载货物量收取费用,所收取的费用将用于振兴美国衰落的造船业。根据所谓的301条款,相关费用在六个月后征收,此后将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中国船只的船东和运营商将按净吨收取费用,汽车运输船将另行收费。三年
哈佛大学回击特朗普:若被取消免税地位 将酿成“严重后果”!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卞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后,这座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对美国政府进行了反击,警告称此举将危及其履行使命的能力,并威胁美国的高等教育。“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没有法律依据。” 哈佛大学发言人Jason Newt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表示,此举将损害哈佛大学的学术研究努力以及为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的能力,并警告称,这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