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长发起民意调查,讨论是否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引争议
2025-03-26 01:37:11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今日俄罗斯”(RT)22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当地时间21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起一项民意调查,讨论是否将美国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引起网友争议。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发起民意调查(资料图)

“更好的名字?分享我的想法......也欢迎分享你的想法”,赫格塞思当日在帖文中说。他还邀请公众对“国防部”和“战争部”两个名称进行投票。

这项民意调查吸引超过19万名用户参与,其中超过一半用户选择投票给“战争部”,支持为国防部起一个新名字。此外,美国企业家马斯克转发该帖文评论称,“战争更准确”。

不过,在这篇民意调查帖的评论区,也有许多网友发表反对意见。

有网友表示,“战争部——请不要这么做。我们的想法是保卫美国,而不是发动战争”。↓


有网友指出“我们的想法是保卫美国,而不是发动战争”

有网友认为,“‘战争部’暗示我们总是处于战争状态。我宁愿不要这样”。↓


图为网友评论截图

还有网友说,“先生,请不要改名。我理解历史背景。但战争是我们这些亲眼目睹过战争的人永远不想再看到的东西”。↓


多位网友表态称“不要改名”

据RT介绍,在近160年的时间里,负责美国陆军军事事务的机构一直被称为“战争部”。然而,战争部于1947年根据美国《国家安全法》进行重组,并与海军部合并。两年后,美国国防部成立,接管了原战争部的职能。

延伸阅读

美防长声称为战争做好准备 外交部:什么"战"都打不赢



林剑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图:外交部网站

在3月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俄罗斯塔斯社记者提问称,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近日公开表示,“将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重建军队为战争做好准备”,而这个福克斯新闻“福克斯与朋友周末”栏目的前主持人说这句话前,还掰扯了一句“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开战”。

呦呵,那意思,美国防长难道在说,美军要做好对华战争准备?



图为美国防长赫格塞思

01

尽管赫格塞思并没有说美国“重建军队”的用意何在,但看俄媒记者所问,似乎他单单提到了“对华开战”云云。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答如此:“美方官员的有关言论,蓄意煽动意识形态对抗,鼓噪中国威胁。”

有意思的是,林剑接下来话锋如手术刀一般精准划下:

“奉劝美方不要用自身的霸权逻辑镜像中国,不要用过时的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不要以战略竞争为名,行对华遏制、打压之实。”

什么意思?那就是说,美国无论捣鼓什么“战”:

关税战、

贸易战;

冷战、

热战……

都是打不得、打不赢的!

这一点,林剑再次强调——

是中方明确的、一贯的立场!



3月6日上午,韩美军演出现炮弹误炸韩国居民之事,美军在亚洲的存在就这样? 图:央视新闻

02

海叔要说,赫格塞思当真自己是小天真,说话不经过大脑的话,是可以说“美军需要重建”之语的。否则来说,美国人不是认为美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吗?全球部署,哪儿有事往哪窜。怎么到了赫格塞思出任国防部长,美国就要“重建”军队了?

那之前的美军难道是前总统拜登任上的家丁,随着拜登的任期届满而统统解散吗?

总体来说,美军确实有那么些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味道了。比如五角大楼于2月18日迎来“政府效率部”团队。这些“钦差大臣”宣称,白宫正考虑将联邦政府机构预算平均削减30%至40%,因此要大幅度“砍人”。比如五角大楼的文职人员就要大量裁撤。

尽管说好了这次裁员不涉及现役军人,但还是闹得人心惶惶。更有甚者,不是说好了不对现役军人“开刀”的吗?特朗普总统却提出,解除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的职务。

要知道,布朗是妥妥的美国空军上将,现役军人。

特朗普提名空军中将丹·凯恩为参联会主席。



布朗已被解职 图:央视新闻客户端资料

但这惹来的美国五名前国防部长联名写信抨击特朗普,称他非常鲁莽,希望国会停止确认布朗的继任者为参联会主席。

海叔所见,这五名美国前国防部长中,卸任不久的奥斯汀和佩里、帕内塔、哈格尔都是在民主党政府时期任职的国防部长,马蒂斯则是在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也就是共和党政府时期任职的国防部长。

这说明了什么?

难道不是说明了特朗普此番所谓的“重建”美军,其实是高层指挥系统的人员清洗。而这样的“重建”,遭致了美军前高层等专业人士的跨党派的集体反对。

当然,这都是美国国内、自己的问题。中国肯定懒得管。

海叔要说,从美国本身来说,搞一些军队建设,哪怕将中国当做他的假想敌而做一些军事推演、军事建设,都仍然是他们自己的事。问题的关键在于其整体思维方式是什么?

如果是秉持冷战思维,就是想着碰一碰中国;

无论以什么手段,就是想要挤兑中国。

那中方一定不是吃素的!

回看历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不是没有尝到过无缘无故招惹中国的苦果。且其尝苦果的次数绝非一次!

难道目下的美国政府所有人都没尝过苦果,非得搞一搞、试一试?



图为白宫发言人卡洛琳·莱维特 图:资料

确实,年轻的白宫发言人卡洛琳·莱维特在记者会上还大言不惭地说,“总统上一个任期的时候,就对华加税,尝到了甜头,而上一届美国政府也没有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可见他们也认为这么做可以遏制中国,且对美国有利,能让美国赚到一些关税钱”。可这些在年近八旬的总统带领下的年轻人,是真没尝过美国四处刁难他人而最终自己栽跟头的滋味!

拜登也好,特朗普也罢,当然经历过那样的时代。似乎是二战以后美国最强大的时代,不用使用关税大棒对付别家,直接抡起大棒——各路所谓“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就是这一大棒的直接诠释者。

然而,那又如何?

美军撤出越南,撤出阿富汗……

如此等等,无不说明,美军无论是不是世界最强军队,远没到天下无敌的份上。想着依靠军事力量来和别家掰手腕,真不担心手抽筋,甚至磕了牙吗?

03

倒是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提到一句中美关系。

“中国是个高科技强国,美国不要对中国发起鲁莽的攻击,而是要与中方达成协议,这符合全球利益。”卢卡申科也提到了“鲁莽”一次,竟然和美国五任防长言出大致无两!

相关报道指称,卢卡申科强调,美国不要以为拉拢俄罗斯就能破坏中俄关系,“这绝不会发生”,因为俄罗斯领导人知道在困难时期谁是他们的朋友。

不过,海叔更要说,哪怕卢卡申科显示他的仗义才如此说,也要看到,国际政治也未必需要太多讲究“困难时期谁当谁朋友”,更要看到,当下情况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俄罗斯如果在美国面前出卖中国,得不到任何好处的。谁都不傻啊!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左)接受美国博主马里奥·纳乌法尔采访

所以说,有些话,当然只是代表卢卡申科的意思。不过,听话听音。特朗普诚然在上任以后,各种动作。按照他自己的话说,美国历史上他是最棒的总统,过去的短短近两个月时光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他排第一,华盛顿排第二。

当然,在美国国会,也能看到共和党人在集体为他鼓掌。但与此同时,民主党人却在发出嘘声,甚至有人举着牌牌反对他。

这样的情况下,让赫格塞思去“重建”美军,当真不是为了骗经费吗?

也许,特朗普也会去深入思考这“重建”二字的深处意涵!

搜索
精选文章
美资深议员“怒喷”特朗普:若他有权解雇鲍威尔,市场将崩溃!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黄君芝)美国民主党资深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周四警告说,如果特朗普总统有权解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美国市场将“崩溃”。鲍威尔讲话画面沃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讲话中承认:“我经常与鲍威尔就监管和利率问题发生争执。但是要明白一点:如果鲍威尔主席被美国总统解雇,美国市场将会崩溃。”她指出,支撑股市乃至全球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大机构(美联储
马克龙:美乌欧在法磋商乌克兰问题“积极且有建设性”
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17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美国、乌克兰,以及法国、英国、德国的代表当天在巴黎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谈,会谈“积极且有建设性”。马克龙当天会见了到访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鲁比奥当天同乌克兰、法国、英国三国外长,以及德国外交部官员举行了会议,磋商乌克兰问题。马克龙讲话画面 网络图法国外长巴罗对媒体表示,这是“美国、乌克兰、欧洲首次坐在同张桌前”磋商乌克兰问题,后续会谈将于下周在英国伦敦举行。
重大进展!美国、乌克兰签了!特朗普、泽连斯基发声!战况激烈,乌军一天对俄发动10轮袭击,乌方:正全力阻止俄军推进
据俄罗斯国防部17日公布的消息,在过去24小时中,乌军对俄方多处能源基础设施进行了10轮袭击,造成包括高压线路和多座变电站在内的供电设施受损,部分地区居民区断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7日表示,16日晚,俄罗斯无人机袭击第聂伯罗,造成3人死亡,部分房屋和民用基础设施受损。此外,敖德萨、苏梅州等地也遭到俄方无人机袭击。当地时间16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控制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卡利诺沃居民点。俄军
又见无理打压!美国政府拟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
特朗普讲话画面财联社4月18日电,美国政府采取措施拟对停靠在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当地时间4月17日提出一项计划,所有停靠在美国的中国建造和中国拥有的船只都将根据所载货物量收取费用,所收取的费用将用于振兴美国衰落的造船业。根据所谓的301条款,相关费用在六个月后征收,此后将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中国船只的船东和运营商将按净吨收取费用,汽车运输船将另行收费。三年
哈佛大学回击特朗普:若被取消免税地位 将酿成“严重后果”!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卞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后,这座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对美国政府进行了反击,警告称此举将危及其履行使命的能力,并威胁美国的高等教育。“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没有法律依据。” 哈佛大学发言人Jason Newt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表示,此举将损害哈佛大学的学术研究努力以及为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的能力,并警告称,这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