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派相争,美对华贸易政策向何处去?

近十年来,围绕应该如何在经济上与世界互动,美国贸易政策一直饱受几支相互抗衡力量的蹂躏。争议在于美国是否应该扩大与所有国家的贸易,是否应该把贸易作为巩固联盟、威慑或胁迫对手的工具,还是应该干脆退出贸易,以自给自足为目标。

主张各异互相博弈

众所周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威胁要对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这与拜登政府推动美国工业供应链“近岸外包”或“友岸外包”的做法相悖。

然而,尽管拜登政府口口声声说要“友岸外包”,但当它以国家安全为由反对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时,对盟友日本并不是特别友好。

这些事件都反映了美国贸易、国家安全、外交和国内政治之间日益令人担忧的相互影响。这种情况很可能会继续下去,贸易政策将由四个相互竞争派系的相对实力决定。

第一,开放派。主要由美国商界(如华尔街、航空航天业和大型农业企业)人士组成,他们希望看到政府权力被用来打开美国以外的市场,并创造一个美国和外国公司公平竞争的环境。他们从扩大互惠市场准入机会的角度考虑问题。自希拉里·克林顿2015年底决定不再支持《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来,可以说开放派人士在华盛顿一直处于劣势。

第二,脱钩派。他们希望看到美国与中国脱钩,或者至少通过“友岸外包”或“近岸外包”将供应链多样化,转至不那么敌对的地区,从而降低美国与中国相互联系的经济和安全风险。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这一努力获得了推动,不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最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脱钩行动。

第三,回流派。主要由有组织的劳工、政治支持者和某些特定行业从业者组成。他们希望看到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回流到美国,即“回岸”而不是“近岸外包”或“友岸外包”。这个派别可以包括那些认为美国国内政治始终高于外交政策的人士。

第四,阻挠派。他们不满足于与中国(或任何其他美国当前或未来的对手)脱钩,希望阻挠其他国家或地区可能威胁到美国军事、技术或金融主导地位的技术或其他领域的进步。

“大棒”多于“胡萝卜”

这种描述体系可能会将近期的新闻事件梳理清晰,并有助于解释更广泛的事态发展。针对墨西哥、越南和日本的行动反映了回流派相对于开放派和脱钩派的优势地位——开放派愿意在市场准入方面做经济“交易”;脱钩派关注中国,但认为扩大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国家安全。

与此同时,不断扩大的出口管制范围及其不断膨胀的域外野心表明,阻挠派占据了上风。由于通过控制美元支付系统而实施制裁的能力令出口管制能够进行,因此试图建立替代机制的努力也会引发他们的愤怒。

这种格局也表明,全球南方国家要通过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走过的道路寻求发展经济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涉及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整合,也涉及技术和管理专业知识。但支持这种做法的美国政治派系——首先是开放派,其次是脱钩派——已经输给了回流派。

与此同时,阻挠派似乎不仅要打击中国,而且要减少中国与全球南方主要国家的经济联系。寻求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其市场和供应商隔离开来的战略将不可避免地给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造成附带损害。

简而言之,华盛顿对全球南方的主要政策配置似乎“大棒”(如制裁和关税)很多,“胡萝卜”(如市场准入和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的技术转让)不足。与此同时,从人事公告来看,新政府将没有开放派人士。

当选副总统万斯显然是回流派。财政部长提名人斯科特·贝森特表示,他不仅愿意使用关税、制裁、出口管制和对美国市场的有条件准入作为工具,而且愿意使用美国的军事保护伞作为工具对盟友和对手实行经济强制措施。这将使他成为一名阻挠派人士,但也可能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接受选择性脱钩。

被提名为美国贸易代表的贾米森·格里尔最近在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的证词表明,他显然也是一个对华强硬人士,但在其他经济关系上,比如与墨西哥的关系,他可能更墨守成规,这使他与贝森特的立场保持一致。

那我们还有希望吗?

也许还有,而这可能与特朗普本人有关。这位当选总统本人曾宣称“关税”是“字典中最美的单词”。而另一方面,尽管特朗普喜欢将关税作为一种施压策略,但他似乎对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不那么感兴趣。这也许便意味着他可以为许多交易找到空间。

搜索
精选文章
美资深议员“怒喷”特朗普:若他有权解雇鲍威尔,市场将崩溃!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黄君芝)美国民主党资深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周四警告说,如果特朗普总统有权解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美国市场将“崩溃”。鲍威尔讲话画面沃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讲话中承认:“我经常与鲍威尔就监管和利率问题发生争执。但是要明白一点:如果鲍威尔主席被美国总统解雇,美国市场将会崩溃。”她指出,支撑股市乃至全球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大机构(美联储
马克龙:美乌欧在法磋商乌克兰问题“积极且有建设性”
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17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美国、乌克兰,以及法国、英国、德国的代表当天在巴黎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谈,会谈“积极且有建设性”。马克龙当天会见了到访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鲁比奥当天同乌克兰、法国、英国三国外长,以及德国外交部官员举行了会议,磋商乌克兰问题。马克龙讲话画面 网络图法国外长巴罗对媒体表示,这是“美国、乌克兰、欧洲首次坐在同张桌前”磋商乌克兰问题,后续会谈将于下周在英国伦敦举行。
重大进展!美国、乌克兰签了!特朗普、泽连斯基发声!战况激烈,乌军一天对俄发动10轮袭击,乌方:正全力阻止俄军推进
据俄罗斯国防部17日公布的消息,在过去24小时中,乌军对俄方多处能源基础设施进行了10轮袭击,造成包括高压线路和多座变电站在内的供电设施受损,部分地区居民区断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7日表示,16日晚,俄罗斯无人机袭击第聂伯罗,造成3人死亡,部分房屋和民用基础设施受损。此外,敖德萨、苏梅州等地也遭到俄方无人机袭击。当地时间16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控制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卡利诺沃居民点。俄军
又见无理打压!美国政府拟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
特朗普讲话画面财联社4月18日电,美国政府采取措施拟对停靠在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当地时间4月17日提出一项计划,所有停靠在美国的中国建造和中国拥有的船只都将根据所载货物量收取费用,所收取的费用将用于振兴美国衰落的造船业。根据所谓的301条款,相关费用在六个月后征收,此后将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中国船只的船东和运营商将按净吨收取费用,汽车运输船将另行收费。三年
哈佛大学回击特朗普:若被取消免税地位 将酿成“严重后果”!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卞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后,这座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对美国政府进行了反击,警告称此举将危及其履行使命的能力,并威胁美国的高等教育。“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没有法律依据。” 哈佛大学发言人Jason Newt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表示,此举将损害哈佛大学的学术研究努力以及为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的能力,并警告称,这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