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密集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各路资金保持加码热情
2024-10-26 11:25:46

近期,随着诸多重磅政策及最新经济数据出炉,摩根大通、高盛等诸多外资投行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中信、中金等头部券商则认为,10月18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互换便利(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正式启用,将有效地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近期,随着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披露的启幕,多只个股评级被机构上调。资金面上,两融数据显示,融资客仍在加码买入股票,券商股成近期融资客最爱;此外来自银行数据也显示,近期投资者入市热情较此前有所抬升。

外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6%。

“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6%,略高于预期。”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最新点评称。据悉,摩根大通上调了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的增长预测。

朱海斌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在第三季度出现适度回升。尤其在第三季度末,中国经济动能似乎有所增强,九月份国内活动指标普遍超出市场预期,尤其是在工业生产和零售销售上出现令人意外的显著积极表现,这也部分反映了最近支持汽车和家电置换及企业设备升级的政策措施。固定投资也略微超出预期,尽管房地产投资增长仍显疲软。

朱海斌也提到,“第四季度剩余的财政资源似乎比我们预期的要多,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的延后部署使我们将第四季度GDP增长预测上调至6.9%(季调后环比折年率),此前预测为5.5%,最新的2024年全年增长预测上调为4.8%。”

展望2025年,朱海斌表示,预计财政和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增长。因此,摩根大通将2025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的增长预测上调至5%和4.5%(季调后环比折年率),此前分别为4.3%和3.7%。当前,摩根大通对中国2025年全年增长预测为4.6%。

此外,高盛、野村等多家外资机构也看好中国经济后续发展态势。高盛将2024年实际GDP预测自4.7%调整至4.9%,将2025年的GDP预测由4.3%提升至4.7%。高盛称,中国最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措施清楚地表明,政策制定者在周期性政策管理方面转向,更为关注经济。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资产管理部固收团队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财政部公布了一揽子财政政策,包括化债、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更重要的是提到了中央政府的赤字有提升空间。“我们认为这个表述是超预期的,财政部表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显示了政府稳增长的决心。这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对于稳定当期企业和居民部门的收入有直接的帮助。”

前述团队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稳定当前宏观经济、完成全年增长目标有积极的影响。对于债市的影响,该团队认为,财政赤字的增加会导致政府债券供应增加,但同时货币政策也会积极配合,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依然是中性偏宽松的,这决定了债券市场利率还是会围绕政策利率波动,目前十年国债和MLF(1年政策利率)是接近的,因此债券收益率处于合理水平。

券商看好金融工具创新对市场长期稳定作用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称,2024年10月18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互换便利(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正式启用,前者将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后者鼓励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回购增持股票,引入中长期资金,完善资本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长期来看,两项政策料将有效地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上市公司股东回报和推动资本市场良性发展。

“金融工具创新是这轮政策驱动的A股预期大反转行情的重要驱动之一。本轮SFISF和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被投资者广泛理解为央行提供了针对股票市场的看跌期权保护。本轮金融政策整体上指向金融部门加杠杆支持市场和实体经济,这也是与以往不同的政策思路。10月18日央行公告宣布两个工具均已落地,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中信证券称。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也称,互换便利的落地有利于从机构端为资本市场引入规模化的增量资金进行逆周期调节、同时从情绪角度向市场注入信心并提振活跃度,对维护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 9月24日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落地,未来政策效果有望逐渐显现。超预期政策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并带动投资者信心提升,促进A股市场估值修复;随着经济基本面改善,有望带动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进一步促进股市上涨。

配置方面,中国银河证券看好三大板块,一是科技成长板块,受益于金融政策支持与行业创新活跃,中长线配置价值突出;二是政策较多的金融地产板块;三是继续看好避险属性较强的红利板块,在宏观经济数据趋势好转前以及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前,投资者风险偏好预计总体维持低位,从而继续投资高股息的红利股。

三季度业绩披露启幕,机构调整个股评级

近期,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三季度业绩预告的陆续披露,不少券商根据最新业绩调整了个股评级。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十月以来,机构调高了道通科技、交通银行、平煤股份、一致魔芋等4只股票的股票评级,调低了1只股票的评级。

例如,浙商证券将道通科技的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浙商证券认为,公司三季报预告超预期,上调此前盈利预测,公司传统诊断业务海外汽车市场需求稳定,毛利率高,能够为公司贡献持续现金流;海外充电桩潜在需求空间巨大,公司新能源充电桩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有望持续放量。

另一方面,华金证券于近期调低了颀中科技的评级,由“买入”调低至“增持”。华金证券称,颀中科技是目前境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显示驱动芯片全制程封测企业,公司三季报显示今年三季度营收创新高,合肥厂设备折旧拖累短期利润。考虑到当前行业整体复苏力度以及折旧带来的影响,公司利润短期存在一定压力。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过去一周,机构关注度最高的个股包括北方华创、海光信息、福耀玻璃、小商品城、云天化、春风动力、川投能源等等,均有不少于10家机构发布相关研报。从机构给出的目标价来看,机构预期这些个股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券商股成融资客近期最爱标的

Wind数据显示,过去一周(10月14日至17日),A股融资余额相比前一周增长139.68亿元。

共有1755只股票在过去5个交易日获得融资客净买入(融资净买入-融券净卖出),其中两融净买入额超1亿元的有87只。

券商股成融资客一周最爱标的,共有5只股票上周两融净买入额超10亿元,3只为券商股,分别是国泰君安、海通证券、软通动力、中芯国际、中信证券。

另一方面,银行转账数据也显示,近期投资者入市热情较此前有所抬升。据工商银行数据,10月17日、10月18日工行银证转账指数分别为0.43和0.42,连续两日保持为正值,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天为负的趋势,反映出资金流向市场再次出现积极变化。

近15个交易日,工行银证转账指数仅10月11日、10月15日、10月16日三个交易日为负,10月8日该指数飙升至54.88,创下新高。

来源:证券时报

搜索
精选文章
美资深议员“怒喷”特朗普:若他有权解雇鲍威尔,市场将崩溃!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黄君芝)美国民主党资深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周四警告说,如果特朗普总统有权解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美国市场将“崩溃”。鲍威尔讲话画面沃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讲话中承认:“我经常与鲍威尔就监管和利率问题发生争执。但是要明白一点:如果鲍威尔主席被美国总统解雇,美国市场将会崩溃。”她指出,支撑股市乃至全球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大机构(美联储
马克龙:美乌欧在法磋商乌克兰问题“积极且有建设性”
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17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美国、乌克兰,以及法国、英国、德国的代表当天在巴黎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谈,会谈“积极且有建设性”。马克龙当天会见了到访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鲁比奥当天同乌克兰、法国、英国三国外长,以及德国外交部官员举行了会议,磋商乌克兰问题。马克龙讲话画面 网络图法国外长巴罗对媒体表示,这是“美国、乌克兰、欧洲首次坐在同张桌前”磋商乌克兰问题,后续会谈将于下周在英国伦敦举行。
重大进展!美国、乌克兰签了!特朗普、泽连斯基发声!战况激烈,乌军一天对俄发动10轮袭击,乌方:正全力阻止俄军推进
据俄罗斯国防部17日公布的消息,在过去24小时中,乌军对俄方多处能源基础设施进行了10轮袭击,造成包括高压线路和多座变电站在内的供电设施受损,部分地区居民区断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7日表示,16日晚,俄罗斯无人机袭击第聂伯罗,造成3人死亡,部分房屋和民用基础设施受损。此外,敖德萨、苏梅州等地也遭到俄方无人机袭击。当地时间16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控制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卡利诺沃居民点。俄军
又见无理打压!美国政府拟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
特朗普讲话画面财联社4月18日电,美国政府采取措施拟对停靠在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当地时间4月17日提出一项计划,所有停靠在美国的中国建造和中国拥有的船只都将根据所载货物量收取费用,所收取的费用将用于振兴美国衰落的造船业。根据所谓的301条款,相关费用在六个月后征收,此后将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中国船只的船东和运营商将按净吨收取费用,汽车运输船将另行收费。三年
哈佛大学回击特朗普:若被取消免税地位 将酿成“严重后果”!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卞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后,这座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对美国政府进行了反击,警告称此举将危及其履行使命的能力,并威胁美国的高等教育。“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没有法律依据。” 哈佛大学发言人Jason Newt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表示,此举将损害哈佛大学的学术研究努力以及为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的能力,并警告称,这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