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懂|为什么杜特尔特“注定”被捕?
2025-03-14 00:56:02

曾经的菲律宾“铁腕禁毒”政治强人杜特尔特出事了。

2025年3月11日清晨,马尼拉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一架从境外返回的航班缓缓滑行。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身影一出现,随即被数十名荷枪实弹的警察包围。随着菲律宾总统府一纸声明,杜特尔特被马尼拉警方执行了国际刑事法院(ICC)逮捕令。


杜特尔特被捕后质问“我犯了什么罪”

一、杜特尔特为何被通缉?

ICC的逮捕令直指杜特尔特的“反毒战争”,2016年上任之初,这位以“敢说敢做”著称的总统曾在国内掀起一场震惊全球的禁毒运动。

当时菲律宾国内毒品泛滥,杜特尔特宣誓就职前一年(2015年),全国就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层组织涉及毒品交易,首都马尼拉更是“重灾区”,受毒品影响人群达到90%。

菲律宾国内豪强割据,腐败现象严重。因此在禁毒最初,杜特尔特就开启了内部肃清,同时授权警察“就地击毙拒捕毒贩”,还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全民“赏金猎人”行动。奖励接近达到当时菲律宾人均月收入的300倍。

一套组合拳下来,菲律宾的毒品犯罪率下降近四成。然而,这种以暴制暴的方法也带来了争议。官方数据显示,这场持续六年的行动导致6000多人死亡,但人权组织称死亡人数可能高达数万,许多案件被指存在“法外处决”。2018年,ICC开始对杜特尔特展开调查。


杜特尔特曾在菲国内展开轰轰烈烈的全民“赏金猎人”行动

问题是,菲律宾在第二年就退出了ICC。那么,它为什么还有权逮捕杜特尔特呢?

二、表面是法律,背后是角力?

根据退出机制,ICC对一个国家在成员国期间犯下的罪行拥有管辖权,换句话说,杜特尔特在2016年至2019年涉嫌的犯罪事件,它是有干预权的。

今天,国际刑警组织马尼拉分局收到了ICC的逮捕令副本,菲律宾总检察长在杜特尔特抵达马尼拉国际机场时,向他送达了逮捕令通知。这里提到的国际刑警组织和国际刑事法院ICC,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机构,两者虽有合作,但没有组织关系。国际刑警组织是否执行、如何执行ICC的逮捕令,极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当事国的政治情况和当地警方的意愿。

也就是说,马科斯可以拒绝的。但今天的视频中我们看到的,却是7000名警察的全国布控、机场的“演习”幌子、总统府声明中刻意强调的“健康状况良好”,这些无不显露着这场抓捕的精密设计。

关键,在上任之初,马科斯还说过,不会协助ICC调查。但从2023年11月起他的态度却变了,说在考虑重新加入ICC。为什么?

三、家族政治暗战,同宿敌玩起“权力的游戏”

答案或许隐藏在更为复杂的权力棋局中。杜特尔特与马科斯家族的“权力联姻”,曾是菲律宾政坛的经典剧本。2022年大选中,小马科斯和杜特尔特之女莎拉组成“政治同盟”,以压倒性优势赢得总统与副总统宝座。


杜特尔特与马科斯家族的“权力联姻”也曾有过蜜月期

然而,蜜月期转瞬即逝。小马科斯上台后,通过罢免众议院议长、削减杜特尔特派系内阁席位等操作,逐步瓦解对手势力,双方之间骂战升级,此次逮捕行动前夕,马科斯阵营更是推动了对莎拉的弹劾案,彻底撕破脸皮。

杜特尔特自然不能陷入被动。近日他猛攻马科斯家族“窃取黄金储备”、“破坏宪政”,甚至扬言“让棉兰老岛独立”,直接戳中了小马科斯的权力命门。

而被捕,还只是事态发展的第一步。接下来,79岁的杜特尔特可能以健康理由申请保释;在审判时,律师团队也可能以“关键证据缺失”为由反击,案件到最后或许就会陷入拉锯战,甚至被撤销。还有菲律宾宪法专家指出,当局绕过国内司法程序直接执行ICC指令,可能引发违宪争议。

关键,菲律宾5月就要迎来中期选举了,退休两年多的杜特尔特原本计划竞选达沃市市长,为女儿莎拉在2028年竞选总统争取支持。因此这次杜特尔特选择主动回国被捕,也不排除是在赚“同情票”。

在菲律宾,政治斗争有时候也就是家族斗争。小马科斯一定还记得,自己的父亲曾因反攻倒算,不得不流亡美国。而1983年,曾经坚决反对老马科斯统治的参议员阿基诺,在回到菲律宾时在机场被暗杀。

血与杀戮,从来都是双方恶斗的戏码。只是如今,套路更多了,比如拽上国际刑事法院和国际刑警组织。给国际法院递上了“菲律宾特制砍刀”,刀刃对准的,却是政敌的脖子。

看看新闻记者: 董亚欢 编辑: 陈含璐

搜索
精选文章
美资深议员“怒喷”特朗普:若他有权解雇鲍威尔,市场将崩溃!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黄君芝)美国民主党资深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周四警告说,如果特朗普总统有权解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美国市场将“崩溃”。鲍威尔讲话画面沃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讲话中承认:“我经常与鲍威尔就监管和利率问题发生争执。但是要明白一点:如果鲍威尔主席被美国总统解雇,美国市场将会崩溃。”她指出,支撑股市乃至全球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大机构(美联储
马克龙:美乌欧在法磋商乌克兰问题“积极且有建设性”
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17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美国、乌克兰,以及法国、英国、德国的代表当天在巴黎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谈,会谈“积极且有建设性”。马克龙当天会见了到访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鲁比奥当天同乌克兰、法国、英国三国外长,以及德国外交部官员举行了会议,磋商乌克兰问题。马克龙讲话画面 网络图法国外长巴罗对媒体表示,这是“美国、乌克兰、欧洲首次坐在同张桌前”磋商乌克兰问题,后续会谈将于下周在英国伦敦举行。
重大进展!美国、乌克兰签了!特朗普、泽连斯基发声!战况激烈,乌军一天对俄发动10轮袭击,乌方:正全力阻止俄军推进
据俄罗斯国防部17日公布的消息,在过去24小时中,乌军对俄方多处能源基础设施进行了10轮袭击,造成包括高压线路和多座变电站在内的供电设施受损,部分地区居民区断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7日表示,16日晚,俄罗斯无人机袭击第聂伯罗,造成3人死亡,部分房屋和民用基础设施受损。此外,敖德萨、苏梅州等地也遭到俄方无人机袭击。当地时间16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控制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卡利诺沃居民点。俄军
又见无理打压!美国政府拟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
特朗普讲话画面财联社4月18日电,美国政府采取措施拟对停靠在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当地时间4月17日提出一项计划,所有停靠在美国的中国建造和中国拥有的船只都将根据所载货物量收取费用,所收取的费用将用于振兴美国衰落的造船业。根据所谓的301条款,相关费用在六个月后征收,此后将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中国船只的船东和运营商将按净吨收取费用,汽车运输船将另行收费。三年
哈佛大学回击特朗普:若被取消免税地位 将酿成“严重后果”!
财联社4月18日讯(编辑 卞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后,这座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对美国政府进行了反击,警告称此举将危及其履行使命的能力,并威胁美国的高等教育。“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没有法律依据。” 哈佛大学发言人Jason Newt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表示,此举将损害哈佛大学的学术研究努力以及为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的能力,并警告称,这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造成严重后果